愛情是一個很甜蜜的東西,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體驗到無與倫比的美好,但是人們往往會在一個安逸的環境裡產生短時間的迷茫,從而無法用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來經營自己的感情。
於是很多人在一開始就會操之過急,認為愛情投入的越快,收獲的就會越多。
然而愛情是遊離在現實和幻想之間的,它的存在並不等同於付出和回饋成正比。
它更多的是像物理學中杠桿原理,可能有時候需要的僅僅是羽毛般的力量,卻也能掀起驚濤駭浪。
愛情就像是一場馬拉松,它講究的是策略和耐心,如果一開始就用光了全身的力氣,那麼到後期再怎麼努力,也都是無濟於事。
因此,在愛情這條路上,技巧遠比付出更加重要。
從情感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異性交往,想讓對方『主動』聯系你,『這三點』是關鍵。
一、運用好『吸引力法則』是前提
01》、國外一家研究所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們安排一個女生假扮一個丟失了錢包的人,然後向路人借錢,他們分為兩次場景進行,第一次女生不施粉黛,頭發亂糟糟的,衣服上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濺上去的油點子,臉色蠟黃,嘴唇幹裂,還有著很重的黑眼圈;
第二次,女生化了很精致的淡妝,臉色是近乎瓷娃娃般的白皙透亮,頭發烏黑發亮,衣服修身得體,一顰一笑皆是溫柔。
在第一次場景中,人們對女孩的求救,大多數表現出來的反應都是不耐煩,甚至還會懷疑她是一個騙子;在第二個場景中,女生隻是露出了焦急的神色,還未開口,便有熱心人士上前詢問她是否遇到了困難,需不需要提供幫助。
在這兩次場景中,明明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得到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原因就是因為女生在兩次場景中散發的訊息不同。
02》、前者是灰頭土臉,後者是整潔大方,相比之下,人們當然會選擇後者,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的天性。
心理學中的『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當你的某種訊息散發的是關於美好的事物時,那麼同樣的美好也會為你前來聚集。
因為『同頻共振,同質相吸』,人們往往更願意選擇那些和自己相似的美好的人,或者是美好的事物。
因此,註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幹凈整潔,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是讓異性主動聯系自己的一個前提條件。
二、適當地『斷聯』事半功倍
《歡樂頌》中的邱瑩瑩在和白主管在一起之後,幾乎是眼睛二十四小時不離開白主管的對話框,生怕錯過他的一條消息。
在邱瑩瑩地努力下,她和白主管每天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對方無論發什麼,什麼時候發,她都能做到秒回,所以,在聯系這一方面來說,邱瑩瑩一直都發揮著良好的橋梁作用。
隻是,他們最後還是分開了,而且在這段時間裡,白主管從來都沒有把邱瑩瑩放在心上,更不會去主動聯系她。
因為他知道不管自己做什麼,對方都有回應,在意或者不在意幾乎沒什麼區別,對方的密切聯系恰好反映了一個她已經被自己吃定的事實。
捕獵者抓到了獵物,怎麼可能還會繼續追逐?因此,失去了新鮮感的愛情,自然也就無法長久。
異性之間地相處一定離不開聯系,但凡事都需要講究一個度,過猶不及,水滿則溢,很多事情地發展若超出了它本來的框架,那麼它很有可能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因此,在和異性相處的時候,要學著適當地『冷落』對方,例如減少聊天的頻率,例如在談愛情的時候也兼顧著愛自己,這樣才不會讓一段感情過早地處於飽和狀態,以至於凋謝。
三、保持相互依賴和相互獨立的狀態
我們在播種的時候,總會在種子之間保留足夠的間隔,這樣成熟的農作物才不會因為沒有充足的距離,而導致窒息。
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這個道理,假如一個人總是習慣性地以對方為中心,那麼在這段感情中,他《她》很容易地就會迷失自我,從而被動地把自己放到了一個卑微的地方。
《簡愛》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愛情最好的方式不是如同藤蔓一般,一方依附著另一方,而應該是像一株並蒂蓮,雖彼此依賴,但卻又相互獨立,在彼此不打擾的時光裡,各自成長為最美好的樣子。
如此這般,感情才會長期地處於一個相對新鮮的狀態,而主動聯系也就會成為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