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到了中年這個階段,就會因為很多因素而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的那份新鮮感早已經消磨殆盡,彼此已經無法再從對方身上挖掘出一丁點新的特質。
於是,婚姻進入了倦怠期,彼此都認為它如一潭死水,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人到中年,壓力也大了起來,社會上的、年齡上的、生理上的以及家庭上的,都成為了中年人士身上的重擔。
外界的壓力無法清除的時候,就會朝著內在發展,於是乎,中年夫妻之間的矛盾也多了起來,吵架也成為了家常便飯。
或許我們也會困惑,婚姻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靜一靜,重新梳理自己的感情。
如果可以,中年以後,不和丈夫走得太近,這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走的太近,會把對方推得更遠
記得以前放暑假的時候,最愜意的就是吃著自家院子裡種的各種瓜果蔬菜。
而熟悉種植的人都知道,在撒種子也好,還是插秧也好,種子與種子之間的距離不能太緊密了。
因為太近了秧苗就會互相爭搶泥地,從而導致養分和水分補充不足,會增加秧苗的死亡率,降低產量。
種子與種子之間需要一個合適的距離,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
婚姻到了中年這個階段已經因為被時間消磨殆盡新鮮感而變得脆弱,倘若距離再拉得太近了,就會增加不必要的矛盾,就會把對方推得更遠。
再者,夫妻之間的距離稍微遠一些,美就會更多地產生一些。
油畫在近距離觀察的時候,隻會覺得畫面都會顏料堆砌起來,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美感,而當我們站得遠一些,就會覺得畫面的整體效果美不勝收。
因此,隻有保持了最佳距離,才能讓夫妻之間的相處不那麼壓抑,才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彼此的吸引力。
如果可以,中年夫妻偶爾的分床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先生曾經在節目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理論,在他看來,一段好的婚姻如果走到了中年中年這個階段,想要繼續維系下去就一定要分床睡。
有條件的話就一人一屋,沒有條件那就一屋兩床,總之不要長時間地同床共枕。
因為人到中年就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睡眠問題,男人因為發福容易打呼嚕,女人因為更年期容易神經衰弱。
如果強行將倆人放在一起就會影響彼此的睡眠,時間久了,睡眠不足必然會導致心情糟糕,從而給婚姻增加了不必要的危機感。
所以,分開睡會好一點,分開睡可以保持一個新鮮感。
對於當今社會來說,睡商已經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詞匯,睡商通俗來說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睡眠質量。
睡商高的人,精神狀態好,情緒穩定,注意力也會更集中;睡商不好的,就會萎靡不振,情緒控制能力差,暴躁易怒。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年夫妻在保持距離這一方面有必要嘗試一下分床睡,既可以保持新鮮感,又可以提高彼此的睡商。
人生最大的虧損,是沒有時間自我成長
其實,強調中年女士不要和丈夫走得太近,除了是出於婚姻本身去考慮,還有就是對於中年女人自身。
試想,如果我們執意和丈夫走得很近,就會把所有的重點都放在婚姻和丈夫身上,就會無暇顧及自己。
如此一來,我們就會陷入一個死胡同,就會掉入思維的怪圈,就會原地踏步好、停滯不前,這樣不僅會讓婚姻變得支離破碎,還會讓我們迷失自己,這是的得不償失的。
所以,我們有必要拉開距離,不僅是為了讓婚姻更穩定,更是為了讓自己有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作家劉同在《誰的青春不迷茫》中寫道:『多花一點時間了解自己,少花一些時間在應付他人身上』
人到了中年,就會被視作是江河日下,覺得自己都已經四十多了,人生也基本定型了,這是一種謬論。
只要我們願意,四十歲又如何,只要我們願意,仍舊可以在四十歲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所以,離丈夫遠一點,多關注自己,多提升自己,閱讀、旅遊、健身亦或是結交新的朋友,這些都可以為我們的精神世界添磚加瓦,為我們自我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