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過了35歲其實就不可避免的淪為了雞肋,因為他們開始屍位素餐。
第一、他們已經放棄了自己的激情。
他們會覺得之前這種東西是和自己沒有關系的,隻屬於年輕人,而自己已經不再年輕,所以就不需要激情這種東西。
可是他們卻忘了為了通往夢想通往成功激情是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第二,他們從過往的經驗裡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而不會去放下身段,沉下心來去學習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學習新的理念。
他們總認為自己到達了人生的一定高度,而不再會需要其它的東西來支撐自己繼續前行。
35歲過後,中國男人有多苦?
第三,他們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其他的事情。
家庭的瑣事,生活的壓力,工作人事上的一些讓人頭疼的安排都需要他們來處理,都需要他們來應對。
正所謂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家庭的依靠,還要應付著客戶,應付著競爭對手,應付著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脈圈子,他們會慢慢的對自己的要求就降低了。
每天喝酒喝到最晚,卻總認為自己每天都活得很充實。
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樣的意義嗎?
不存在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會讓他們成為職場當中的『雞肋』。
35歲過後,中國男人有多苦?
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呀。
35歲是一個大概率上的坎,這個坎代表著什麼呢?
首先,家庭的負累。
讓他既不敢有更大的野心與夢想,又不能夠太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再加上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加,人脈的積累,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對他的誘惑也很大,但是因為上有老下有小還帶的壓力等等,讓他不得不在這個企業裡繼續拿著那些,現在已經不滿足的薪水來做的那些,他現在已經閉著眼睛都能夠,應付得了的情況。
其次,職業規劃是否做好?
這裡的意思是分兩個層面。
一個就是這個人,他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沒有做好?
如果有做好職業規劃的人,那麼他的每一天其實都是迫不及待的,因為他要把自己的計劃實現,就得每一天拼命的努力,才能夠保證自己的計劃得以實施,除非他現在已經放棄了。
一個就是這個企業是否為這個人量身定制了符合他客觀規律的職業規劃。
有人說企業為什麼要操這個閑心呢?
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隻有在保證他們現在的收入前提下,又能夠讓他的未來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樣的人才會有幹勁,充滿著激情。
35歲過後,中國男人有多苦?
最後,人雲亦雲,其實隻是一種心理安慰。
這種心理安慰,其實和我們在普羅大眾當中所講的,要融入群體,尋找相似的人,性質是一樣的。
因為大家都是孤單寂寞的,我們隻有找到那些我們的同類,才能夠找到一些心靈的慰藉和潛意識裡面的安慰。
大家既然這麼說了,肯定有人信有人不信,甚至有人淡然處之。
這是和我們的思維模式有關。
當別人都說肯定是這事兒,我就偏不信邪,我認為35歲是正好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