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需要能力,而愛本身也是一種能力。
每段愛情的初始,都會經歷對彼此的依依不舍,呵護備至,朝思慕處的階段。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原來的濃情似蜜慢慢變得冷卻,降溫,遠離直至最後的淡漠。
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也許你會說是愛讓我們吸引,也是愛讓我們遠離,相愛容易相處難等等這些來安慰自己的話語。
但是究其原因真的隻是因為相處久了,沒有新鮮感了麼?
隨著接觸的學員越來越多,大體總結出了以下的幾點:
一、你在對方眼裡『變』了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總會聽到很多『理想對象應該是怎麼樣』的概念,這包括外貌、語言、行為、態度、對事物的反應、心態、個性、興趣、習慣、以及對人生的期望等。
積累下來:我們在心理便有了一張照片:男的心理是『白雪公主』的照片,女的心理是『白馬王子』的照片。
總而言之,就是要夠完美。
而當我們歷盡情感的千金萬苦,終於找到一個符合自己內心照片的人,便以為以後會有幸福的生活了。
可是很快地,便發現,本來看到的,對方的優點好像並不是那個樣子,而本來沒有注意到的對方的缺點卻顯露出來。
於是開始抱怨對方,要求、指責,希望對方的改變。
然而內心的照片是不會變的,可人是每分鐘都在改變,變化越多,怨言也就越多。
所以,如果一個人隻是固守於心裡的照片,而沒有隨著相處慢慢轉移到對方身上,看不到比照片更好、更有意義的東西上,那麼很可能就會慢慢失望、遠離、冷漠,直至關系的破裂。
這也是在心理學上常見的投射原理,即我們依據個人的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征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
投射作用的實質,是個體將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為特征推測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樣存在。
我們都是在用自己心裡的那個照片來選擇,看待他人的。
這就導致了我們看到的往往是我們心中的樣子,而非這個人本身。
所以就不難想象出,當初如此喜歡的一個人,現在竟然是這樣!
而其實這恰恰是人的一種心理常態。
照片可以用作是開始找對象的標準,但是要懂得把它放下,特別是遇到了一個讓自己感覺很好的人。
二、不能直面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因欣賞彼此的差異而在一起,又因彼此的差異產生了矛盾沖突而分開。
曾看到一段話,大意是:要想更真實的了解一個男人的性格品質,可以從他和前任分手的原因中推測,是什麼原因分開的。
如果對方評價前任很固執,那麼他身上一定也很固執。
如果對方評價前任在感情中不專一,那麼他一定也存在這個問題。
所以說異性相吸,很多時候吸引的是我們自己隱藏的那部分,而矛盾也會因此而展開。
其實,很多時候,在面對矛盾沖突的時,我們還是要面對我們自己,看到我們內心中隱藏的那部分,了解了那部分是我們在彼此中看到的思想觀念性格習慣的差異,就了解了對方的需要,也明白了自己內心的渴求。
別說焦慮的女孩和逃避的男孩就一定般配,當我們認識到彼此更深層次的渴求時,其實一切真的並沒有那麼復雜。
也不要將每一個小小的矛盾都因為感情基礎而放過,那正是通過它們來完善彼此最好的途徑。
沒有不沖突的情侶,就像沒有完美的人一樣,不要因為問題而關閉彼此的心門,而那恰恰是在開啟自我探索的道路。
三、對親密關系的恐懼
在心理學中有個依戀關系的模型,叫『回避型』。
開始時,兩個人處於吸引階段,感覺很親密。
然而隨著交往的深度,越來越發覺對方和自己遠離了。
在尋找彼此問題的時候,似乎也沒有過多的跡象表明對方疏遠自己的原因,你也向周圍朋友求助,來幫你分析,似乎也找不到令你滿意的答案。
那麼這個時候,很可能對方是回避型依戀人格。
之所以會造成如此的現象,是源於小的時候的安全感並沒有很好的建立,即使內心有親近的需求也不能正常的表達出來,究其原因也是在這方面經歷過類似被拋棄、被忽略的創傷體驗。
所以不是沒有愛,是沒有能力去愛。
親愛的,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伴侶,首先你要清楚,你內心的安全感是否足夠充足。
此刻,不是緊緊逼問對方愛不愛你的時候,而是要問你自己是有多少耐心來理解、陪伴、等待對方。
同樣,你的努力,如果沒有效果的話,也不要自責曾經自己的過錯,愛情是雙方的,我們能做的是先做好自己。
沒有一成不變的關系,也沒有關系僵化到一定程度不存在一絲挽回的餘地。
在愛中,和對方的互動,也是在處理我們和自己的關系,願意去愛,有能力愛,才會孕育出風韻的愛情之河永不枯竭。
如果,你覺得你的案例復雜,面臨著難以解決的情感痛苦,又不甘心錯過。
想讓他主動挽回你,添加微信m2262266,獲取與導師一對一咨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