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溝通技巧,人際交往的書籍值得推薦?

在現代生活當中,溝通與人際交往顯然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環。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幾本心理學方面的、討論溝通技巧和人際交往的書籍,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與他人溝通、或者避免人際交往中的一些常見錯誤。

1.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一段健康的關系是什麼樣的?

要建立一段健康的、良好的關系,我們首先就必須知道一段健康的關系是什麼樣的。

從現實生活來看,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一段健康、舒適的人際關系應該是什麼樣的。

他們或者反復的陷入被他人剝削的關系當中,或者無法分辨什麼樣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段健康的關系,是能給人帶來積極成長的關系。

它帶有互惠、真誠、尊重邊界、獨立、適度依賴、共同進步的特點。

雙方在這樣的關系當中都會感到十分舒適和安全。

二人會相互依靠,同時又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個體。

會相互幫助,並共同成長。

相反的,不健康的關系會消耗人們的能量,迫使人們將原本可以投入在工作、學習等其他領域的精力,消耗在維持不健康的關系上。

在不健康的關系中,人們無法成長,甚至會對自身造成損害。

需要注意的是,一段健康的關系不一定需要每時每刻都呈現出這些特點。

比如,很少人能在所有事、所有時間上都對另一個人袒露一切。

但是,如果一段關系總體上讓你感到互惠、真誠、尊重、獨立、適度依賴和共同進步,那麼這就是段總體而言健康的關系。

推薦語:『關系的形態看上去可能多種多樣,甚至權力懸殊,但判斷一段關系是否健康的核心,在於產生這種『關系形態』的決策過程中,雙方是否能平等地參與其中,有著平等的意見權利;在於是否互相真實地尊重彼此的意願和邊界,在於關系中的雙方是否感到對方值得信任』

2.羅伯特·F·伯恩斯坦,瑪麗·A·朗古蘭德:《關系:適度依賴讓我們走得更近》——要想建立良好的關系,你需要學會依賴。

在這個社會中,無論對於男性或女性,『獨立』的價值都在越來越多地獲得肯定。

很多人認為,隻有無論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上,都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的人才是『強大』的。

但在本書作者看來,雖然獨立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一定程度的依賴他人、以及允許他人依賴自己,恰恰是健康的關系中不可或缺的。

他們指出,『適度依賴是這樣一種能力,讓你融合親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並且在需要時樂於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覺得自責』

適度依賴讓我們自信並充分地信任他人,不恐懼暴露自己的脆弱,懂得求助,同時最終是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依然保持自己的自主性。

在一段適度依賴的關系當中,對於雙方而言,尋求幫助都不是為了逃避挑戰,而是為了學習和成長。

而尋求幫助也不等於無能,在依靠他人的同時,關系中的雙方也都是自信、能幹的。

需要注意的是,適度依賴不是過度依賴。

過度依賴的人總是致力於和他人保持聯系,即便在面對他人的輕視和傷害時,也很難、甚至是不可能放棄依賴。

有的人會通過誇大自己的脆弱,表現得孩子氣、需要關愛、容易受挫,來維持和他人的關系。

有的人則通過脅迫他人來維持關系,甚至不惜自我傷害。

典型的表述是『如果你離開我,我就自殺/傷害自己』。

這樣的依賴方式非但不能維持和他人之間的良好關系,有的時候甚至會傷害到他人或者自己。

推薦語:作者看來,當你真正做到適度依賴時,你就能『學會平衡親密與自主,請求幫助而不感到無能,與其他人建立聯系,而不在這個過程中喪失自我』。

對適度依賴的重建過程是變化的、不可預測的,它『充滿了意料之外的收獲和令人沮喪的倒退』,但不管進展如何,你都要學會享受它。

3.林恩·亨德森:《害羞與社交焦慮症:CBT治療與社交技能訓練》——如何應對社交焦慮?

『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刻像當下這樣,對人們的社交技能有如此高的要求』而與此同時,社交焦慮也越來越普遍。

人口學調查顯示,人們體驗到的社交焦慮情緒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

所謂社交焦慮,指的是由於害怕外界的消極評價而對社交產生不舒服的、恐懼的情緒,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現出退縮、回避行為。

這種社交中的不安和不參與會嚴重影響個體的適應性行為,進而妨礙他們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追求。

在亨德森的書中,她創造性的運用社會適應模型來解決社交焦慮。

她認為,要改變社交焦慮,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改變:1》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社交情境:作者認為,合理、適當且能夠達到理想社交效果的技能有無數種,我們可以不斷地嘗試,並選擇適合自己的交往方式,來達到理想的社會適應狀態。

2》努力在認知觀念上做出改變,從而識別和調整負性情緒:作者認為,在本質上,大多數的社交焦慮來源於你不合理的認知觀念。

因此,要改變社交焦慮,人們首先需要改變個體消極的、不合理的、適應不良的思維方式,建立起更積極的、具有自我支持性的思維方式。

3》每天堅持進行社會適應訓練:戰勝社交焦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者強調,要克服社交焦慮,就必須每天堅持社會適應訓練,甚至將其當作一種生活方式。

推薦語:這是一本實操性很強的臨床實踐手冊,主要介紹了如何使用認知行為療法《CBT》來應對社交焦慮。

雖然作者的角度是從咨詢師的角度出發,幫助咨詢師提升治療技能,但普通人中的社交焦慮者同樣可以了解到社交焦慮的本質,並用裡面介紹的技巧和方法來改變自己。

情感困惑咨詢、婚姻修復、學習戀愛技巧或想找個人聊聊天,請搜索公眾號:紅兔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