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會不會愛你一生,取決於你的『利用價值』,跟愛情沒關系。

你知否知道這個道理:男人會不會愛你一生,其實和愛情沒有多大關系。

電視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裡面的陳孝正說他很愛鄭薇,說鄭薇給了他不一樣的感覺,還說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守護自己的姑娘。

然而,當他的得知自己有出國留學的機會的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自己的愛情,且為了避免鄭薇阻攔,他把自己要出國留學的消息隱瞞了下來,沒有告訴鄭薇真相。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他告訴鄭薇這件事也無妨,因為鄭薇愛他,就一定會支持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奈何在陳孝正的世界裡,前途遠比愛情、鄭薇更重要。

所以你看,愛情開始的時候是轟轟烈烈的,是美好的,可是男人會一直愛著你嗎?

不會,在前途或者是物質面前,有的男人會毫不猶豫地把愛情當做犧牲品。

所以,在兩性關系中,男人會不會愛你一生,取決於你的『利用價值』,跟愛情沒關系。

同頻共振,同質相吸

從心理暗示與自我暗示之柯爾效應我們可以得知,一個人最好的朋友,與他們在教育水平、經濟條件、社會價值等方面都很相似,而這就是所謂的門當戶對。

就像是我們孩童時代的時候,交朋友總是更傾向於自己熟悉的時候,或者是彼此有著共同愛好的,這樣友誼也會來得很快,就是因為和相似的相處的時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和平行世界裡的另外一個自己相處,會更容易收獲快樂。

所以,男人會不會愛你一輩子,本就和愛情本身無關,如果我們的價值和男人的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那麼我們就會以一種平等的方式來更好的實現同頻共振、同質相吸的狀態。

而這種相互交融、相互吸納、相處共生的感覺會讓人們更加欣賞自己,從而一個積極的作用。

相似的人會容易共同組成一個群體,當我們生活在這個團體中的時候,也就更能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男人的思維方式永遠是以理性為主

男人的思維方式是以理性為主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面的賀涵。

當時賀涵和唐晶在一起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可是兩個人始終沒有步入婚姻殿堂,原因就在於賀涵覺得如果自己和唐晶結婚了,那麼就必然會有一個人為這個家貢獻出更多的時間;

如果兩個人都想要孩子,那麼唐晶就必然要耽誤更多的時間;

在生了孩子之後,還意味著唐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陪這個孩子長大,而關於這方面的時間,賀涵覺得兩個人是沒辦法分配的。

因此,唐晶和賀涵在一起很久了,最後還是無緣成為夫妻,由此,便可以看出男人在對待感情的態度要比女人更加理性,由此,也就決定了他們在選擇愛情的也會更加現實。

在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裡有這樣一句話:『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能與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這是我們選擇愛情的時候會注意的一個點,自然也會是男人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著重考慮的地方,因此,女人的價值也就決定了男人的愛會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

愛情的長效機制源自於自己的價值

心理學上有一個自我選擇效應,它指的是一個人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的生活,一旦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有走下去的慣性和不斷自我強化的信念。

任何事物想要長久的存在一定是建立在這件事物本身具有的價值,若空有其表,那麼隨著時間地推移,審美疲勞之後,也就覺得那些曾經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東西平平無奇了。

而當我們通過看書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內涵的時候,當我們通過健身不斷地雕刻自己的身體的時候,當我們通過培養興趣愛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生活的時候。

就會發現自己的處理愛情的底氣、自己在愛情當中擁有的愛要比原來多很多。

那是因為在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當中,我們不斷地註入新鮮感,對於男人來說,每一天的自己都是不一樣的,而愛情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力和新鮮感。

蘇格拉底曾說,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兒,是從來不擔心樹枝會斷裂,因為它們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所以,擁有無可替代的價值的女人,便可以在愛情擁有優勢地位。